內文

法奶日報www.lulijen.com【已刊文章,請點閱版首左側目錄】

莊子人生四大目標既生鳴, 何生懷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王享先

--莊子 養生主()

本文作者,中正理工學院土木系畢業,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思分校碩士。自科學研究院服務退休,以理工專業而潛心於老子,現定居加拿大。

      

【要義說明】

本段莊子借用秦失來說話,表達如何對死生的看法,才是真正符合老子的思想。

生命如何而來?又為何而去?

莊子在齊物論的罔兩問景寓言中,

說明人就像影子,是受自然環境的控制,自然環境就是我們的上帝或主宰。

所以,死生是由上蒼主宰來決定。

也就是,死生是上蒼對生命的,一種解脫或懸吊。

正是所謂的『帝之縣解』。

有人會反駁說,雖然無法決定生,難道還不能決定死嗎?

表面來看,死意甚決的人,或抱必死決心的人,最後也能如願以償。

但是,死意從何而來呢?

不也是環境所迫嗎?不也是環境所給的教育訊息嗎?

所以,都還是由上蒼主宰來決定。

死生是應該悲傷呢?還是應該高興呢?

如果,出生是一種喜事,並不代表人生未來一定是幸福。

隨然,死亡是一種悲傷,又未嘗不是悲慘苦痛結束的好事呢?

更何況死生都不是自己能決定,有何哀樂可言呢?

無言而已。

『人悲己悲』或『人樂己樂』,是對的嗎?

這是一種同理心,但是不能『遁天倍情』,否則會有後遺症。

『遁天』,違反自然理則,失去理性判斷。
『倍情』,即濫情,任由情緒無限的發洩。

除了個人情緒失控,會鑄成大錯外,

國家社會團體受到情緒挷架失控,後果更加嚴重。

這就形成所謂的『遁天之刑』。

由此可知,道家思想的無為,是依自然道理來論事,而不以人為主觀來看世。

 

【註】

老聃,即老子。李聃的學説後被莊周、楊朱、列禦寇等人發展,後人奉為道家學派之開教宗師。老子主張無為而治、天人合一、清靜無為的統治理念,和莊子同樣是道家的重要人物,合稱「老莊」。

秦失,不知其人。應該是莊子虛擬人物,借其口說話,自比是老子朋友,喻真正懂得老子思想。

弟子,老聃的弟子。
三號,哭號三聲。喻完成世俗禮節,走個過場而已,沒有真正傷悲。
其人,老聃的理念。
向,之前。
彼其,別人在那種氣氛下。
會之,感受到那種悲傷情景。
不蘄,不祈求,不想。
遁天,逃避天理。
倍情,濫情。
忘其所受,忘了情緒挷架會受到什麼樣的後遺症。
遁天之刑, 逃避天理的不良後果。比如,有過度悲傷輕啟戰端的君王,受情緒綁架。
適來,剛好來到人世。
順,順其自然。
哀樂不能入,生死是自然的事,是喜是悲都不知,不能太主觀投入哀樂情緒。
帝,主宰者。
解縣,解脫與吊懸。縣,同懸。

各界惠賜各類創作稿件,emaillulijen46@gmail.com

  歡迎轉載,但務請註明出處    --編者—

【法奶日報www.lulijen.com2020.6.11.刊,9-2630




刊登日:2020/6/11
瀏覽人數:8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