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文

法奶日報www.lulijen.com【已刊文章,請點閱版首左側目錄】

臺灣新戲劇發展 4        陳美美

作者係中國文學博士,國立宜蘭大學副教授。

第一章  臺灣第二度西潮的背景

李曼瑰對臺灣戲劇人才的培育也有極大貢獻。她除了曾擔任政工幹校(政治作戰學校前身)影劇系與文化學院(文化大學前身)戲劇系與研究所主任外,也曾在多所學校兼課任教,以培育戲劇生力軍。1967年她成立了「中國戲劇藝術中心」,組織劇團,網羅當時熱心劇運的人士,包括姚一葦、趙琦彬、張永祥、胡耀恆等以主辦訓練、推動演出,並出版劇本及戲劇論文等。而在她倡導下所推出的兩大劇展:(一)「世界劇展」(1967~1984),由大專院校的外文系以原文演出西方與日本等各國名劇,為臺灣引介了許多世界著名劇作家的作品,拓展學生們的視野和欣賞力,培養他們對戲劇的興趣;(二)「青年劇展」(1968~1984),由各大專院校學生的話劇社演出已成名作家的中文劇本,後來台灣師範大學首先推出自編劇本後,也開始有自編劇本的演出;對臺灣的學生劇運影響最大。黃美序認為「這兩個劇展應該可以算是二度西潮的第一波暖流」(黃美序  2007)。

但這「二度西潮的第一波暖流」所接引的,基本上仍舊是中國第一波西潮中所引進的文學主流——寫實主義,而創作的劇本更以「擬寫實主義」為主。此由李曼瑰在1950~1972年間的創作:《皇天後土》、《王莽篡漢》、《光武中興》、《女畫家》、《維新橋》、《漢宮春秋》、《大漢復興曲》、《盡瘁留芳》、《楚漢風雲》、《國父傳》、《淡水河畔》、《漢武帝》、《阿里山的太陽》和《瑤池仙夢》等14部劇本,雖包含以歷史與女性為主題,但不僅意識上仍有高度的教化與政治寓言的反共意涵,在創作手法上也不脫擬寫實的範疇。此一現象不僅是李曼瑰的劇作,由於李曼瑰在當時臺灣戲劇界具有指標性的地位,在其帶領推動演出的劇作與培育養成的劇作家所寫成的劇作,也泰半以此為主要風格,少有例外。即便是深受她所倚重、推薦而進入臺灣戲劇教育界並從事戲劇創作,對臺灣現代戲劇有重要貢獻的姚一葦在1963年寫成的第一部劇作《來自鳳凰鎮的人》,即是以寫實主義的手法完成的[1]。由此可見,此期的劇作由於受到政治與教化傳統所箝制,使得話劇始終停留在軍中、學校與若干因政府而推動的活動之中,鮮少面對一般社會大眾,戲劇的創作也僅停留在極少數的軍中與大陸來臺人士之中,劇本的刊登與發行數量甚為有限,此與戲劇主題意識與創作手法的僵化有很深的關係。由此看來,提升臺灣現代戲劇成為一門可視為藝術創作的方法,當由擺脫擬寫實的政治教化宣傳轉向現代主義開始,而這正是第二度西潮所發生的作用。接引這一反寫實戲劇西潮的是被馬森稱為「二度西潮的弄潮人」的姚一葦在1965年所寫成的第二部劇作《孫飛虎搶親》算起。

歡迎各界惠賜各類創作稿件,emaillulijen46@gmail.com

      歡迎轉載,但務請註明出處    --編者

【法奶日報www.lulijen.com2019.8.30.刊,9-2441

中國與臺灣在二十世紀初期,雖因清廷割讓臺灣予日本,使兩者不


[1] 馬森即指出:《來自鳳凰鎮的人》劇中女主人翁朱婉玲的身份與命運,像極了曹禺《日出》中的陳白露,全劇的風格也近似《日出》。參〈二度西潮的弄潮人—論姚一葦《姚一葦戲劇六種》〉,收入《台灣戲劇—從現代到後現代》(宜蘭:佛光社會人文學院,2002),頁34




刊登日:2019/8/30
瀏覽人數:83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