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文

法奶日報www.lulijen.com【已刊文章,請點閱版首左側目錄】

臺灣二度西潮與新戲劇發展    陳美美

作者係中國文學博士,國立宜蘭大學副教授。

第一章  臺灣第二度西潮的背景

光復初期,最先把大陸「話劇隊」帶來臺灣的是1946年來臺的第七十師政治宣傳部的戲劇宣傳隊。該隊還特地從上海聘了一班有經驗的戲劇工作者以加強陣容,先後演出《河山春曉》、《野玫瑰》、《反間諜》、《密支那風雲》等劇。後來白崇禧將軍於1947年間把「聯勤總部特勤處演劇第三隊」調來臺灣,負責軍中的宣傳,並改稱為「國防部新聞局軍中演劇第三隊」,演出反共抗俄劇。另外隨軍隊來台的戲劇工作者也不少,當時國防部總政治部下就有三個陣容整齊的劇隊,分駐台灣北、中、南三處(基隆、台中、鳳山)。他們除經常做勞軍演出外,也定期做社會公演和出國宣慰僑胞(黃美序  2007)。因此臺灣光復初期以國語演出的話劇,絕大多數由軍中劇團擔綱,其演出的對象也以大陸來臺、能聽懂國語者為限,甚難為不懂國語的臺灣民眾所接受。因此光復初期,臺灣文壇與劇壇上所遭遇的首要問題仍是語言、文字隔閡的問題。戲劇的創作活動同樣遇到文字運用的難題。1946年以後,政府斷然下令禁止報刊雜誌的日文版,全部改用中文。這對在日據下成長、投入文學創作者而言,無異於斷絕其創作之路,使原本已甚少的戲劇創作更為稀有。因此除了少數曾到中國留學、工作,或積極學習中文者,尚有文章發表的可能,絕大多數的臺灣作家此時皆黯然離場。此後十數年間,雖然戲劇演出活動不曾中斷,光復初期也尚可見有若干臺灣劇作與臺語劇團的演出,例如19459月由黃昆彬編導的《偷走兵》與王育德的《新生之朝》是光復後首次的臺人戲劇演出;1946年元旦,「臺灣藝術社」演出臺、日語綜合的歌舞劇《街頭的鞋匠之戀》與國語獨幕劇《榮歸》;19466月宋我非、張文環領導「聖烽演劇研究會」演出簡國賢的《壁》與宋我非的《羅漢赴會》;同年九月,林摶秋與賴曾等主持的「人劇座」演出林摶秋的《醫德》與《罪》;此外,楊文彬、陳學遠、辛金傳等組織了「臺灣藝術劇社」,王育德成立「戲曲研究會」等也有一些臺語歌舞劇的演出。而一些來自大陸的戲劇工作者也有意與臺灣劇人合作,如陳大禹與王淮合組「實驗小劇團」,於194612月為「正氣學社國語補習班」募款演出居任改編自莫里哀的喜劇《守財奴》,與隔年9月演出曹禺的《原野》,皆採日場臺語、夜場國語的兩組演出方式。但以陳儀為首的「臺灣長官公署」為了阻絕日本文化遺毒與防範共產黨人滲透,除了廢止報刊雜誌的日文版,推行國語運動外,也制定「臺灣省劇團管理規則」以對臺灣劇團的演出加以管控,臺語劇團的演出逐趨沒落。1946年底,臺灣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更聘請上海「新中國劇社」來臺,先後演出錢杏邨的《鄭成功》、吳祖光的《牛郎織女》、曹禺的《日出》及歐陽予倩的《桃花扇》等劇。這些演出都是由歐陽予倩擔任導演,頗為轟動,但因仍有語言隔閡的問題,因此在演出《桃花扇》時曾有出售演出腳本以資補救的情形。同時「新中國劇社」除了巡迴演出之外,主要的目的是協助當局推行國語運動,及訓練臺灣戲劇幹部。

歡迎各界惠賜各類創作稿件,emaillulijen46@gmail.com

      歡迎轉載,但務請註明出處    --編者

【法奶日報www.lulijen.com2019.8.22.刊,9-2437

 




刊登日:2019/8/22
瀏覽人數:9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