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文


法奶日報www.lulijen.com【已刊文章,請點閱版首左側目錄】



政經制度變革的動力4 李西成•盧立人



--李西成(H.C. Li):東海大學經濟學士、Clark University 經濟碩士、University of
Massachusetts - Amherst
經濟博士 現任:Bryant University 終身教授(財務)



      **     



(三)貪婪、剝削與腐化



制度改革的動力,未必來自當政者的主動改革,也可能源自社會的反彈。



企業家的貪婪與政府的腐化,都可能引起人民的公忿,而導致制度的改革。



近年來,委內瑞拉採用社會主義政策,與政府腐化及所得分配不均關係密切。



南美洲玻利維亞政策,和制度的轉變,可說是印地安裔公民受到壓迫和剝削的反彈結果。



在經濟方面,商家對顧客的過分欺搾,會引致社會公憤。推行市場經濟的美國,在無壟斷情況下,政府原不應干涉交易行為。



60年代,國會所通過一連串保護消費者法案;以及政府對市場干預,使美國更遠離資本主義的理想。



美國企業家的中飽揮霍,每每導致股東不滿。改革聲浪,因而得到一些政治領袖回應,於是引發政府調查。互助基金 (Mutual funds)及退休基金 (retirement funds)的成長,使股東力量得以凝聚,乃迫使企業決策人員,多自檢點。



依照Alan Murray的報導 ("Boards
Become MoreActive, and Put CEOs on Short Leases," The WallStreet Journal,
Europe Edition, August 23, 2006,p. 5.)
,美國大企業的監督,已有轉變跡象:



(1)有些企業,開始建立董事提名委員會,使決策長無法控制董事人選,而失去操縱董事會的能力。



依照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 Services的統計,2006年有50家左右企業的董事選舉,受到嚴重的挑戰;其中有31家避免proxy fight,而當權派願與挑戰者妥協。



 (2)2006年,雖然在Standard & Poors的五百家大企業中,僅9%有獨立之不兼任決策人的董事長,但其中94%的企業,已建立lead or presiding director制度,較200336%,大有進步。



(3)科技的進步。制度改革的另一動力來自科技的進步。



2004 年以後的美國大選,電腦網路凸顯其競選募款的重要功能。



2008年大選,Obama能募得巨額經費,更與網民捐款關係密切。惜來自選民的募款,仍未能完全取代富豪的獻金。



唯網路在資訊傳播上,所扮演的角色,已日益重要。競選者如果能以較少花費,直接與選民溝通,金主對從政者的影響力,當相對減少。



且網路投票,已在爭取電視觀眾上,發揮相當大作用。這種技術的改進,不但可以減少日後選舉成本,尚可使網路變成全民公投之有效工具。



如此項推論合理,則目前行之於西方的代議政制,將發生很大變化。



西方議會的立法功能,或相對減少,而其運作的重心,當會偏重於監察方面。



    筆者等幾年前所見,似在20143月的學運中,有所應証,然筆者等殷企民主運動,須有法治之規範,方符法奶日報創刊之宗旨!



    如果中華民國的選舉,能使網路變成投票之有效工具,則整個選舉態樣及風氣,必有長足而大幅的改進,謹拭目以待。



尤盼儘早全面推展法治教育,以期進而實施真正的民主政治!



歡迎各界惠賜各類創作稿件,emaillulijen46@gmail.com



   並歡迎轉載,但務請註明出處    --編者—



 【法奶日報www.lulijen.com2019.6.6.刊,9-2388



刊登日:2019/6/6
瀏覽人數:88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