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文


法奶日報www.lulijen.com【已刊文章,請點閱版首左側目錄】



政經制度變革的動力3 李西成•盧立人



--李西成(H.C. Li):東海大學經濟學士、Clark University 經濟碩士、University of
Massachusetts - Amherst
經濟博士 現任:Bryant University 終身教授(財務)



      **     



從經濟角度看,所得分配不均的不斷擴大,必會降低總體購買力,因而影響經濟成長率,甚至引發嚴重的經濟蕭條;從政治的角度看,貧戶人數陸續增加,遲早將引起社會不安,及制度的改革。



近千年來,日、韓之模仿中國典章制度,可為明證。大家熱衷的韓劇中,常見世子、王子均以學習中國儒家思想的四書等為主。



今日美國制度之廣受尊重,與其國力強大,自不無關係。



美國前總統雷根 (Ronald Reagan)
,與英國前首相柴契爾 (Margaret Thatcher)領導的制度改革,加上經濟全球化的加速推進,使全球的所得分配,出現驚人變化。



按照Jeremy Rifkin分析,全球有89個國家經濟,在2005年反較1990年代初期為差。易言之,貿易全球化的推動,加大工業國家與開發中國家間的經濟鴻溝。更令人驚訝的是,全球356個最富裕的家族,控有全人類40%的財富。時至21世紀,手機不斷推陳出新,已成日常生活之必需品,然全球仍有三分之二的人,迄未使用過電話。("Capitalisms Future onTrail,"
The Guardian,June22.2005.
http://politics.guardian.co.uk/comment/story/0,9115,1511797,00.html
)



近年來,得助於貧下階層的票源,偏左總統候選人,相繼在南美幾個國家獲勝,此可否詮釋為,對美式經濟制度及貿易全球化的反彈,則尚有待觀察。



即使南美的政局變化,是政黨輪替的常情,但國內及國際所得分配的惡化,終有加大觸發政經風暴的可能性。從經濟角度看,所得分配不均的不斷擴大,必會降低總體購買力,因而影響經濟成長率,甚至引發嚴重的經濟蕭條;從政治的角度看,貧戶人數陸續增加,遲早將引起社會不安,及制度的改革。



西方經濟制度的基礎,建築在亞當史密斯的理論架構上,而其主張的延續,則得力於凱因斯的理論創新。歷史終結論者,如堅持現行制度可永垂不朽,似有必要提出一套,使分配惡化及經濟成長能並行不悖的嶄新理論和政策。否則,現行的制度,終會被歷史的巨浪吞噬。



二、制度轉變的推力



依歷史經驗,制度轉變,有來自內部的推力,及源於外界的壓力。歐美制度,是否會發生重大變化,將視這些力量所生的衝擊而定。假如這些力量無大作用,則日後制度變化,應不致太大,歷史演進,可說已達終點。否則,西方制度,亦僅是歷史轉折中的一個章節。下列幾項,是值得探討因素。



(一)戰爭的勝負



歷史轉折,往往取決於戰爭勝負。亞歷山大 (Alexanderthe Great)之未能跨越帕米爾,使中國政經制度發展,得以長久未受西方干擾。



唐玄宗時的將軍---「高句麗」人「高仙芝」,在河中之敗,使「大食」(波斯语Tajik之音譯,即日後所稱之:阿拉伯)得能強加其制度於中亞地區。假如Kojeve1902-1968)推論屬實,西方民主制度的延續,應歸功於拿破崙的西征。設德、日不是二次大戰的戰敗國,則歐美政經制度,未必能行之於德、日兩國。凡此,均為制度轉變,與外力有關的明證。



(二)國力的強弱



國力強弱,是制度改革的另一主要因素。在並無戰爭的狀況下,弱國往往抄襲強國制度。近千年來,日、韓之模仿中國典章制度,可為明證。大家熱衷的韓劇中,常見世子、王子均以學習中國儒家思想的四書等為主;由於冀圖革新,彼得大帝(Peter the Great)之全盤「西化」,也是眾所周知的例證。今日美國制度之廣受尊重,與其國力強大,自不無關係。



歡迎各界惠賜各類創作稿件,emaillulijen46@gmail.com



   並歡迎轉載,但務請註明出處    --編者—



 【法奶日報www.lulijen.com2019.6.5.刊,9-2387



 



刊登日:2019/6/5
瀏覽人數:9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