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文

法奶日報www.lulijen.com【已刊文章,請點閱版首左側目錄】

政經制度變革的動力1 李西成•盧立人

--李西成(H.C. Li):東海大學經濟學士、Clark University 經濟碩士、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- Amherst 經濟博士 現任:Bryant University 終身教授(財務)

      **     

前文談政經制度的演變;如西方體制非必為各國抄襲的對象,則人類政經制度變革的動力,是值得我們探討的歷史方向!

在可預見的未來,繼民權而至者,或為「物權」。政治權力較今更為平均,經濟上之弱勢團體,亦將獲得更多照顧。

然事實顯示,罷免權的運用不多,而庸人治國的例子,則更屢見不鮮。

在西方的制度下,富商巨賈,往往可以操縱政策的釐訂。

就理論言,國家既為全民所共有,其資源財富尤當為全民所共享。凡控制生產工具或市場者,往往富可敵國;而赤貧之人,則身無立錐之地。

現勉能做到者,乃藉租稅及補助,以謀求所得的重分配。

經濟全球化,使得一個國家所得分配更為不均。不但如此,經濟全球化,尤令開發中國家人力及自然資源,廉價轉讓給工業國家人民享用。

西方政經制度,如為人類歷史的「終結點」,則全球各國,自當先後仿效歐美體制,而制度優劣的爭論,亦應告一段落。

緣人類政經制度,從神權、帝權而至民權,似有軌跡可尋。若然,則在可預見的未來,繼民權而至者,或為「物權」。更值得讚揚的是,非但具語言能力的生物有生存的權利,即使無表達能力的土石,亦將受保護。以下將逐一析述制度變革的動力所在。

一、制度的瑕疵

在談論政經制度時,很多人所嚮往的理想境界是「民有」、「民治」、「民享」。而「禮記」禮運大同篇中所描繪的,正是此境界的一幅美麗亡之遠景。

西方國家,民治是通過選舉,罷免及三權分立以達目的。

理論上,當選者應是賢能正直之士;否則,將有被罷免之可能。然事實顯示,罷免權的運用不多,而庸人治國的例子,則屢見不鮮。在競選過程中,候選人花費不貲。如果受人贊助,當選後,其立場自難公正。因此,在西式的制度下,富商巨賈,往往可以操縱政策的釐訂。

如真有民治,人民應有自由、平等,此不僅包括政治上之自由、平等,亦應包括經濟上之自由、平等。

就理論言,國家既為全民所共有,其資源財富尤當為全民所共享。唯在西方經濟制度下,資源及財富並非公有,而所得分配,乃靠市場運作決定。凡控制生產工具或市場者,往往富可敵國;赤貧之人,則身無立錐之地。尤有甚者,由於財富及所得,可用作市場上或教育上投資,分配不均,遂有惡性循環之特徵。

且人類謀求資源及財富公有之夢想,已因共產主義失敗而破碎。現勉能做到者,乃藉租稅及補助,以謀求所得的重分配。

回顧美國歷史,工人之有「民享」,是因工會在浴血鬥爭中有所收穫;貧弱殘障之有「民享」,乃拜經濟大恐慌所導生的「新政」所賜;今日,某些印第安部落之有「民享」,是托獲准開設賭場之福。

與西歐相較,儘管美國在民權上有若干頗足自豪之處,但在民享方面的成就,則遠不及其西歐盟友。即使在西歐國家,人民的工作權利,亦僅受政府有限的保障,唯失業者,可獲較多救濟。

至於反對提供社會救濟人士認為,國家高額社會福利支出,可能鼓勵工人貪圖失業救濟,而導致增加賦稅負擔,提升產品成本,降低國家經濟競爭力。此說雖有其可取之處,然亦非完全正確,如德國雖是工人天堂,但其在國際上之競爭力,並未遠落他國之後。

經濟全球化,使若干跨國企業藉關廠、歇業、外移手段,逼使政府減低稅率或提高補助,或要脅工人降低工資、增加工時。

爭取工人權益的工會,在經濟全球化威脅下,面臨會員人數劇降的空前危機。跨國企業對政府與工人要求,並非完全無理。

若干跨國企業,必須藉遷廠或外包,以維持競爭力。無論在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,一旦產業外移,遂引發結構性失業。

可見,經濟全球化,使一個國家所得分配更為不均。非但如此,經濟全球化,常令開發中國家人力及自然資源,廉價轉讓予工業國家人民享用。此恐非「民享」倡議者,始料所及。

歡迎各界惠賜各類創作稿件,emaillulijen46@gmail.com

 並歡迎轉載,但務請註明出處    --編者—

【法奶日報www.lulijen.com2019.6.3.刊,9-2385




刊登日:2019/6/3
瀏覽人數:86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