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文

法奶日報www.lulijen.com【已刊文章,請點閱版首左側目錄】

論政經制度之演變1   李西成、盧立人

--李西成(H.C. Li):東海大學經濟學士、Clark University 經濟碩士、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- Amherst 經濟博士 現任:Bryant University 終身教授(財務)

      **     

筆者等曾談「歷史終結論」,其重點在於認為:西方經濟制度及代議政治,是人類「歷史終結」點。是以探討「歷史終結」,宜先暸解各國政治與經濟制度的演變,玆分述如后:

一、經濟制度的比較

在真正資本主義的經濟體制中,生產工具 (means of production) 應歸私人所有,而資源分配,則應由市場決定。

政府的角色,主要是在保護國家安全、提供基本設施及維護公平競爭。

嚴格言之,美國推行之經濟制度,實已背棄資本主義藍圖,而採取若干之社會主義政策。

譬如,美國農業政策的釐訂,並非着眼於國家安全或公平競爭,而是遷就政治現實,因對農家(尤其富農)提供巨額補助。美國開始推行社會福利計畫,不再遵行由市場來決定的所得分配原則,旨在企盼脫離 1929 年經濟大恐慌帶來的痛苦。

有學者認為,美國經濟,實應稱之為混合經濟體(mixed economy)。從理論角度觀察,香港及許多發展中國家經濟,履行真正資本主義所推崇的自由競爭,實較美國更力。

反觀歷史,蘇俄崩潰前,所謂共產國家,亦未能推行真正的共產主義。

假如共產制度理想可以實現,其生產工具應歸公社所有,而公社成員,則應各盡所能、各取所需。

以往中共在全面推行公社制度之際,既未放棄公營企業,更未做到各盡所能、各取所需之宗旨

公社制度雖亦見之於以色列,及其它地區,但其成果均欠理想。昔日共產國家所推行之制度,僅能謂為程度不同之社會主義而已。

在社會主義制度下,重要生產工具,應歸公營企業所有,而重要之自然資源,亦應收歸國有;政府雖不完全控制市場運作,但所得分配,定受政府調節。如果將各國現行制度加以分析,則所有經濟體系,幾均帶有程度不同之社會主義色彩。

公營企業見於越南與北韓,亦出現在西歐及北美。市場機制,在香港和美國,受到政府干預較少,而其在中國大陸和古巴的運行,則遭到政府層層牽制。土地國有,雖見於中國大陸,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,但亦推行於市場機制靈活的新加坡。

共產國家的崩潰,引起該等國家經濟制度之轉型。但若干轉型後之體制,均與西方國家制度,大不相同。在崇拜伊斯蘭教國家中,宗教、歷史、文化等因素,使西方制度的移植,受到很大阻力。

即使原屬西方集團的一些國家,亦無跡象將拋棄原有之救濟貧困、全民健保等社會主義色彩濃厚的政策,而完全套用美國模式。

反之,一些中南美國家,卻已開始揚棄美式市場經濟,而利用公營企業及政府干預,以左右市場運作。

在美國國力鼎盛,資訊傳遞迅速的今天,各國經濟體制仍出現相當大的差異。因之,希冀世人信服Fukuyama氏論點,而認美式,甚或西歐式經濟體制,是歷史的終結,似非易事。

歡迎各界惠賜各類創作稿件,emaillulijen46@gmail.com

  並歡迎轉載,但務請註明出處    --編者—

【法奶日報www.lulijen.com2019.5.27.刊,9-2380




刊登日:2019/5/27
瀏覽人數:949